第491期

[娱论导向]一场玩砸了的演唱会背后,是王菲形象的滑铁卢


来源:凤凰网娱乐

人参与 评论

王菲

王菲12月30日在上海的“幻乐一场”演唱会还没开,其天价门票神话就变成“幻影一场”——破灭了。这场被媒体称作“一场可以载入史册的演唱会门票风波”,正沦为笑话一场。

复盘这起风波,宛如一出大戏:9月9日,王菲宣布将在上海举行个唱。12月5日,王菲演唱会门票开售,结果被传开卖30秒即售罄,定价7800元的票被炒成60万甚至100万一张,造就了天价票“奇观”。可没过多久,就有媒体曝出,其演唱会正倒计时,可很多票还压在手里。有些二手票务网站上,其实际售卖价格低于票面价值,与开票时近万元高价票“秒没”现象形成巨大反差。“娱乐圈纪委”王思聪也爆料:王菲演唱会筹备时,曾欲将门票定价1万元,后因物价局反对才作罢。

从炒至百万到跌穿票面价,王菲演唱会票价泡沫破灭,比股市的来得还快。演唱会眼看着就要开了,票价却扑街,这情势让人想起了三个字:“玩砸了”。

什么叫营销闹剧?这就是。主办方等大概以为“铁杆粉”的钱好赚,就玩起压票、囤票、炒票,愣是不把门票通过正规渠道出售,满以为戏做了一整套后,粉丝们会“人傻、钱多、速上钩”。

没成想,这场利用信息不对称的套利攫利把戏玩到后来,消费者却不买账了,结果门票溢价大幅回落。对主办方等而言,非但场面难堪,舆论场的“群嘲”也发酵成了舆情危机:那些通过各种渠道、费了不小力气高价买到票的粉丝怒了,那些已弃“唱”的消费者们仍不入坑,更多的人则在抱着幸灾乐祸心态,用“果报论”诠释主办方等“人心不足蛇吞象”的下场。

现在“粉丝经济”惊人,是事实,TFboy粉丝为其自发众筹的大手笔应援会,就显现了其威力。王菲毕竟是一代天后,时隔4年重开演唱会,还是单场演出而非打包巡演,在世界范围内只开一场,门票也堪称稀缺资源,哪怕其票价偏高,想必都有忠实粉愿意为王菲买单。事实上,王菲个唱最开始被传票价逾7000元——比起同为大咖级歌手的张学友、陈奕迅、张惠妹分别为2080元、1980元与1580元的个唱最高票价,这也算“上天”了,可照样有约700万人预约了门票,其盛况可见一斑。

但越易获取的东西,潜在的赎回成本也越高,比如善心,比如信任,也如粉丝的爱。就算歌迷的爱再浓烈,也不可打出个情怀牌,就对其无限榨取,否则代价会很沉重。

只不过,在王菲拿巨额唱酬、主办方与赞助商等分利的体系中,这代价被轻易忽略。当那些自带偏光镜的粉丝拳拳心意系于“想一睹活着的王菲”时,演唱会的参与筹办各方却将其当成韭菜收割——恶意炒高价格,囤积居奇。一场票被炒到几十万,就无异于“人有多大胆,地有多大产”式的泡沫,可吹得太大容易破,门票大量积压,事态迅速失控,就验证了“情怀抢钱法”的失效。

毕竟,演唱会背后的资本玩法再神乎其技,市场规律就在那:正如专业人士分析的,商品价格与消费者之间达到某种平衡,才能交易,一方将绳子抻得太紧,绳子就可能会崩断,消费者拍拍屁股走人,主办方连场都没法收。这大抵也是这场“主办控票+互联网猪队友的配合失败案例”的失败根由。

尽管王菲只介入了这场攫利游戏中的“终端”,而未参与由主办、票务、黄牛几方主导的对压票情节的设计,可此事对她的形象损害注定不容小觑。王思聪曝出的内幕——王菲方面起初想把票价定得更高,就让其个体声誉很难跟这场演唱会门票风波解绑。

在网上,就有好多歌迷对爱豆大表“失望”。王菲以往能成为华语音乐市场上现象级的IP,跟其鲜明的人格特质分不开:除了独特的嗓音,不食人间烟火的恬淡个性,是王菲成就“王菲式传奇”的关键。很多人愿花高价去看其个唱,也是冲着她的“仙气”和这份情怀去的。

可一场尽显“人心贪婪”的门票风波,足以让很多东西雨打风吹去,也让某些固有的“人设”崩坏掉。有人说这次风波将是王菲神话的转折点、形象的滑铁卢,这或许是对人们健忘本性的低估,可有些“黑点”洗白起来也很费劲。

粉丝不可欺,一欺误“传奇”,市场不可违,违了终会吃亏。近来王菲演唱会陷门票风波、谢霆锋演唱会因只煮面不唱歌挨批,双方“水逆”,也算时不利兮。对王菲方面而言,若不能跟捞一票就跑的形象切割,只怕日后为出来“混”而要还的债会更沉重。

(作者:佘宗明)

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凤凰网立场。本文系凤凰娱乐独家稿件,未经授权,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,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。

栏目介绍

从娱乐圈大小事,剖析个中价值观
——凤凰娱乐《娱论导向》
投稿邮箱:yuletougao@ifeng.com

制作团队

责编:二公子

监制:刘帆 李厦

出品:凤凰网娱乐

凤凰娱乐官方微信

凤凰娱乐官方微信